资本寒冬,O2O还能走多远
2016-10-09


      近两年,O2O这个词汇火遍了中国资本市场。许多新兴行业凭借资本的力量获得巨额融资,一时间,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的口号广为相传。随着滴滴打车、外卖市场的火热,o2o创业项目层出不穷,各种促销活动,扫码活动不断,创业公司烧钱烧的热乎,用户占便宜也占的不亦乐乎,一片繁荣景象。


      好景不长,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,2015年7月起中国遭遇资本寒流,热钱不再火热,58赶集合并、艺龙携程合并到最后去哪儿携程合并、美团大众点评合并、阿里收购优酷、BAT停止社招等,一场o2o领域的大洗牌也开始了。其中雷军投资的烧饭饭等数十家餐饮外卖项目, 社区001为代表的十多家O2O项目,以考拉班车、e洗车和澎湃养车为代表的汽车领域项目都损失惨重。



      以澎湃养车为例,作为史上最大O2O洗车及养护平台,曾估值6亿美元、拿下京东易车1800万美元B轮融资,于4月5日凌晨正式宣布破倒闭。这种上门服务的汽车O2O,一度引发汽车厂商和4S店惶恐。资本推动下的博湃养车,以低价甚至是补贴的方式来迅速圈占用户,再用第一的市场份额去融下一轮投资,再圈占用户,周而复始当累计了一定体量用户数后尝试造血。一时风头无两,一度覆盖北上广深苏杭等地。但是前期的野蛮、不明朗的盈利模式加上持续的补贴,澎湃养车最后越走越难然后遭遇倒闭。


      360CEO周鸿祎之前表达对免费与补贴的看法很能说明一些问题:“免费,之所以在互联网里成为一种战略,那是因为我的成本是固定的,越多的人用,我的边际成本会趋近于零,这样免费才能成为一种战略。免费只是一种营销手段,因为长期免费下去,用户随着成本的增加,就无法控制,就违背了商业常识。”赔本赚吆喝,目的还是为了市场占有率,后期盈利,但是一个项目能不能撑到这个时候还很难说。


      O2O领域的变化,一方面是因为遭遇资本寒冬;另外一方面来看看,这也是行业洗牌、市场回热,驱逐劣币的过程,一批真正优质的O2O项目,在经过市场的洗礼,资本的挑剔,用户的磨合之后,逐渐的成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甚至是世界级的巨头。


      滴滴出行,从早期的滴滴打车软件,到2014年开始推出专车。逐渐覆盖到了其它相关的出行领域,同时开始滴滴的交通大数据化。在2016年O2O的寒冬中,它拿到了包括苹果在内的70多亿美金的巨额融资,吞并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的中国公司,成为了目前全球未上市公司里市值最高的公司。




      如果说滴滴的迅速壮大还有BAT巨头加持的元素,那么还有一些走出来的O2O项目,就完全是靠商业模式和开拓市场的能力。校园O2O创业项目俺来也,获得2.4亿元B轮投资的。这是它一年半时间内的第四次融资。从早期的校园商超,再朝着供应链的上下游蔓延,金融化和社区化。最关键的是靠着低成本的扩张已经实现了盈利和良性运转,这在靠着资本来扩张和拉取用户的O2O领域里实属少见。


       这也就是说,只要是好项目就算是在资本寒冬的环境下还是能打出一手好牌。



一 . 什么样的项目能活


      与早两年扎堆热捧O2O项目一样,现在投资人、媒体等扎堆吐槽O2O显得同样的盲目。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行业的起源、发展、成型都需要经历检验、磨合、调整。美团、饿了么、滴滴、俺来也等项目的发展,正是验证了这个过程,但是,最终什么样的项目会生存并发展壮大呢?


(一). 效率与品质


      O2O的创业项目,效率和品质是O2O服务的根本。单位时间内的高效完成是对商家非常重要的指标。比如校园配送,及时性的解决年轻学生的需求,就成了用户留存的保障。但是,及时性的同时,有品质的服务也是必要条件。之前有媒体爆出,某些外卖平台上的三无餐厅,提供的严重卫生问题的餐食,整个平台品牌和声誉大跌。所以,品质服务绝对是O2O发展的根本。


(二). 真实需求


       O2O创业者最喜欢瞄准的是用户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但很多创业者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“一公里”内的服务都是需要从线上到线下完成的,


      在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门O2O:美发,美甲,洗车,按摩,洗狗等等。一时间,上门的项目如过江之鲫,但是最后一地鸡毛。究其原因,最关键的是,上门的很多需求就是伪需求或者非刚性需求。


      以上门洗狗为例,用户的客单价低,专业人员成本却高居不下。同时洗狗不仅仅是简单的洗澡,而是涉及到剃毛,护理等一系列的全流程的服务,尤其是大型犬,必须依赖专业的场所和设备来进行服务。简单的上门,看上去是方便了用户,实则没有站在用户的使用环境下考虑反而增添不便。



      大众点评投资人王琦对早期O2O热潮评论:“我看到很多O2O公司并没有在改变或者说升级原有的整个消费流程,而只是简单替代。”而现在真正生存并发展下来的项目,都是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
      以获得滴滴数千万美元投资的OfO共享单车为例,这就是原有校园单车租赁行业的升级典型。它的成功是因为并不仅仅只是把租车行业从线下搬到线上,而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方便用户,简化了”还单车“这一过程,通过”随停随付“的方式解决单车租期的空白使用段的收费,实实在在解决了校园学生的”最后一公里“出行问题。


(三). 平台化能力

 

      O2O项目,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烧钱,通过快速融资和花钱占领市场。滴滴等通过补贴获得大量的用户,这些公司的补贴战,其实最后已经上升成了BAT等巨头的流量战和战略布局的争夺战。对于大多数新生创业者来说,最终平台化的能力才是核心。


      据亿欧网数据,倒闭或濒临倒闭的O2O项目有上千个,包括天使融资就宣布过亿的叮咚小区。所以低成本的扩张就成了一个项目生存与否的核心标准之一。同时,一个公司能走多远,和所在的领域的市场容纳度有直接关系。除了市场份额,纵深的可扩展性和关联性领域,可以从这个现有的市场可以纵深发展到多个关联领域。


二. “互联网+”或“+互联网”


      O2O发展到现在,第一阶段的角逐和战斗已经落下帷幕,靠补贴和单点服务突破的模式的时代已经称为了过去时。虽然经历了暴风骤雨式的洗牌,但是正如电商大战,千团大战等所有商业形态和模式一样,O2O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和刚性需求,将会长期存在。它作为一种已经成形的商业模式,自身也会随着互联网和行业的发展不断的修正和改变。


      在下一阶段, O2O模式将会长期存在并良性发展,但是会有一些新的变化。当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,上升空间逐渐饱和,对原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解决逐渐的趋于平稳,互联网的红利已经逐渐被稀释或消失。未来的O2O将是互联网+或者是+互联网。互联网将不是最主要的关键元素,而是基本的标配。线下网络搭建、商业模式的创新、平台的搭建和延展将会是重点。


      在未来,一种是自己独成体系,并逐渐平台化的,形成了清晰的商业模式,并逐渐实现盈利的,形成良性内循环的。如E袋洗的家庭清洁服务体系;另外一种就是BATJM等巨头体系里的整合服务,比如58到家,京东到家,或者腾讯阿里投资体系里的相关服务。未来的O2O,将会是服务,技术,平台的整体竞争,要想春暖花开,必然艰难但值得期待。